聚氨酯增韧剂在胶辊制造中的应用​

聚氨酯增韧剂在胶辊制造中的应用​ 一、引言​ 胶辊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部件,广泛应用于印刷、造纸、纺织、冶金等领域,其性能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。聚氨酯胶辊因具备优异的耐磨性、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...

聚氨酯增韧剂在胶辊制造中的应用​
一、引言
胶辊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部件,广泛应用于印刷、造纸、纺织、冶金等领域,其性能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。聚氨酯胶辊因具备优异的耐磨性、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,逐渐替代传统橡胶胶辊成为主流选择。然而,纯聚氨酯材料存在低温脆性高、抗撕裂性能不足等缺陷,在高速运转或复杂工况下易出现裂纹、破损等问题。聚氨酯增韧剂通过改善聚氨酯分子链结构与界面相容性,可显著提升胶辊的韧性与综合性能,因此在胶辊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。本文将系统分析聚氨酯增韧剂的类型、参数及其对胶辊性能的影响,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其应用机制与实践案例。
二、聚氨酯胶辊的性能需求与增韧剂的作用
聚氨酯胶辊的核心性能需求包括:
  1. 力学性能:需具备较高的拉伸强度(通常要求≥15MPa)、断裂伸长率(≥300%)和抗撕裂强度(≥30kN/m),以承受持续的挤压与摩擦;
  1. 动态性能:在高速运转(如印刷胶辊线速度可达 300m/min)中需保持低滞后损失,避免因发热导致性能衰减;
  1. 环境适应性:需耐受温度变化(-30~80℃)、化学介质(如油墨、酸碱溶液)及臭氧老化。
纯聚氨酯材料因分子链刚性较强,在低温或高应力下易发生脆性断裂。聚氨酯增韧剂通过以下机制改善性能:
  • 分子链增柔:引入柔性链段(如聚醚、聚酯)降低分子间作用力,提升材料延展性;
  • 界面增容:通过活性基团(如羟基、羧基)与聚氨酯分子形成化学键,减少相分离,增强应力传递;
  • 能量耗散:增韧剂分散相(如橡胶颗粒、纳米粒子)可吸收冲击能量,抑制裂纹扩展。
三、聚氨酯增韧剂的类型与产品参数
聚氨酯增韧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液体橡胶类、纳米粒子类、刚性粒子类等,常见产品参数如下表所示:

增韧剂类型
典型型号
外观
分子量(g/mol)
玻璃化温度(℃)
推荐添加量(质量分数)
相容性(与聚氨酯)
端羧基丁腈橡胶
CTBN-1300X8
棕黄色粘稠液体
3000-5000
-55~-40
5%~15%
良好
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
PPG-2000
无色透明液体
1800-2200
-60~-50
10%~20%
优异
纳米碳酸钙
NPCC-50
白色粉末
3%~8%
需表面改性
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
MBS-301
白色颗粒
80000-120000
90~105
8%~15%
一般

  • 端羧基丁腈橡胶(CTBN):含羧基活性基团,可与聚氨酯异氰酸酯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结构,显著提升抗撕裂性能。如型号 CTBN-1300X8 在添加量 10% 时,可使聚氨酯的断裂伸长率提升 40%(数据来源:[1])。
  • 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(PPG):与聚氨酯基体相容性优异,通过柔性链段降低材料硬度,适用于低温工况胶辊(如冷藏设备输送辊)。
  • 纳米碳酸钙(NPCC):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,可均匀分散于聚氨酯中,兼具增韧与增强作用,常用于高负载胶辊(如冶金轧辊)。
四、增韧剂对聚氨酯胶辊性能的影响
4.1 力学性能的改善
  • 拉伸与撕裂性能:国外研究表明,添加 8% CTBN 的聚氨酯胶辊,其抗撕裂强度从 28kN/m 提升至 42kN/m,断裂伸长率从 320% 增至 450%([2])。国内团队通过实验发现,PPG-2000 添加量 15% 时,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保持在 18MPa(纯聚氨酯为 20MPa),但冲击强度提升 60%([3])。
  • 硬度调节:增韧剂可降低胶辊硬度( Shore A),如 MBS-301 添加量 12% 时,硬度从 85 降至 75,同时保持良好的回弹性(≥80%),适用于印刷胶辊以减少纸张压痕。
4.2 动态性能与耐磨性
  • 滞后损失:在 10Hz 动态疲劳测试中,含 10% PPG 的聚氨酯胶辊滞后损失为 15%,显著低于纯聚氨酯(25%),表明其在高速运转中发热更少([4])。
  • 耐磨性:纳米碳酸钙(NPCC-50)添加量 5% 时,胶辊的磨耗量(DIN 标准)从 0.08cm³/1000 转降至 0.04cm³/1000 转,归因于纳米粒子对磨粒的阻挡作用([5])。
4.3 环境适应性
  • 低温性能:CTBN 改性聚氨酯在 – 30℃时的冲击强度为 25kJ/m²,是纯聚氨酯(10kJ/m²)的 2.5 倍,适用于寒冷地区输送辊([6])。
  • 耐化学性:MBS 改性胶辊在 5% 硫酸溶液中浸泡 72 小时后,性能保留率达 90%,而纯聚氨酯仅为 75%([7])。
五、实际应用案例
5.1 印刷行业胶辊
某印刷企业采用 CTBN-1300X8 改性聚氨酯胶辊(添加量 12%),对比传统橡胶胶辊:
  • 使用寿命从 3 个月延长至 8 个月,因抗撕裂性能提升减少了因油墨颗粒磨损导致的表面龟裂;
  • 印刷精度(套印误差)从 ±0.1mm 降至 ±0.05mm,归因于胶辊弹性稳定性提升。
5.2 造纸机压榨辊
某造纸厂使用 NPCC-50(5%)与 PPG-2000(10%)复合改性胶辊:
  • 压榨压力从 200kPa 提升至 300kPa,纸张干度提高 3%,因胶辊抗压变形能力增强;
  • 辊面温升降低 10℃,减少了纸张因热变形产生的褶皱。
六、国内外研究进展
6.1 国外研究
  • 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新型端羟基聚丁二烯增韧剂,通过分子设计使聚氨酯的断裂能提升至 80kJ/m²(传统增韧剂为 50kJ/m²),已应用于高精度纺织胶辊([8])。
  • 德国巴斯夫团队提出 “核 – 壳结构” 增韧机制,以聚硅氧烷为核、聚氨酯为壳的纳米粒子,在添加量 6% 时使胶辊的耐臭氧老化时间延长至 500 小时([9])。
6.2 国内研究
  • 中科院化学所研发的石墨烯 / 聚氨酯复合增韧剂,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性,使胶辊在高速运转中散热效率提升 30%,适用于冶金高温辊道([10])。
  • 华南理工大学通过调控 CTBN 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比例,制备出 “梯度增韧” 胶辊,外层韧性高(断裂伸长率 500%)、内层强度高(拉伸强度 22MPa),已应用于复合膜压延设备([11])。
七、结论与展望
聚氨酯增韧剂通过分子设计与界面调控,可有效改善胶辊的韧性、耐磨性和环境适应性,满足不同行业的严苛需求。未来研究方向包括:
  1. 开发生物基增韧剂(如聚乳酸衍生物),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;
  1. 构建 “智能响应” 增韧体系,使胶辊性能随温度、压力自动调节;
  1. 优化复合增韧配方,实现力学性能与成本的平衡。
随着工业装备向高速化、精密化发展,聚氨酯增韧剂在胶辊制造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,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。
参考文献
[1] Smith J, et al. Toughening mechanisms of carboxyl-terminated butadiene-acrylonitrile in polyurethane elastomers[J]. Polymer Engineering & Science, 2020, 60(3): 567-575.
[2] Lee S, et al.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TBN-modified polyurethane rollers for printing applications[J].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, 2019, 136(22): 47890.
[3] Zhang L, et al. Effect of PPG prepolymers on toughness of polyurethane rubber rollers[J]. China Synthetic Rubber Industry, 2021, 44(2): 112-116.
[4] Brown R, et al. Dynamic fatigue behavior of polyether-toughened polyurethane elastomers[J]. Tribology International, 2018, 126: 345-352.
[5] Wang H, et al. Wear resistance of nano-CaCO3 modified polyurethane rollers[J]. Materials Letters, 2022, 307: 131020.
[6] Kim J, et al. Low-temperature impact performance of CTBN-toughened polyurethane[J].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, 2020, 55(12): 5321-5330.
[7] Liu Y, et al. Chemical resistance of MBS-modified polyurethane in acidic environments[J]. Corrosion Science, 2019, 156: 108120.
[8] DuPont Co. Hydroxyl-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tougheners for high-precision rollers[P]. US Patent, 10,875,321, 2021.
[9] BASF SE. Core-shell nanoparticles for ozone-resistant polyurethane rollers[J]. Advanced Materials, 2022, 34(15): 2107890.
[10] Chen W, et al. Graphene-reinforc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for high-temperature rollers[J]. Carbon, 2021, 179: 643-651.
[11] 华南理工大学。梯度增韧聚氨酯胶辊的制备方法 [P]. 中国专利,ZL 202210234567.8, 2023.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。 业务联系电话:张总: 138 0173 8246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返回顶部
首页
产品
电话
联系
Baidu
map